1.西汉白玉辟邪(估6,000,000 - 8,000,000港币)
辟邪是独角、带翼的狮首类神兽形象,早年从西域传入,两汉之际广泛流行于各种材质,既见大型的陵墓神道石雕,也有精巧的金银铜玉装饰品,造型各异,成为了中国本土化神兽艺术的重要题材。先秦古籍《山海经》记载:「辟邪之兽,来自海东神兽,能知人之忠佞不直者,触而淡杀之。」 古人认为,一种危害生命的力量存在于冥冥之中,而以美玉雕琢之辟邪足以战胜危害生命之物,因此倍受尊崇。辟邪也有称为貔貅,有一角和两角之分,这件和我们目前了解的辟邪形象有些不同,是因为辟邪形象发生重大转变是在唐朝,形象逐渐向狮子相近,而且开始写实化。
这件西汉玉辟邪白玉带皮,玉质温润如脂,造型威猛,充满动感。这件白玉的辟邪造型比较特别,是曲身引颈回首,双目圆睁,张嘴露齿,毛髮后披,脑后有角。下颚又抵脊背,有双翼。卷尾,尾尖饰凤首,尾翼反转撑地。从雕工上看雕琢精緻细腻,线条流畅自然,工艺娴熟,尤其头部鬚髮,尽显工匠之高超技艺。
2.西汉 玉人一对(估1,000,000 - 1,500,00港币)
汉代出土玉人多以小件片雕的各式舞人造型居多,此类较大体型、成对出现,拱手站立的立体圆雕非常罕见,其造型多见于汉代的彩绘陶俑、木俑。
这对立俑白玉带褐皮,小处沁斑。两玉人五官清秀,面容祥和,高矮略有差。均著右衽深衣,腰系绅带,典型的汉服传统。一人盘髻小辫,一人垂髮长辫,双手拢袖于腰腹前。此器雕琢简练细腻,刀法粗犷遒劲,颇具神韵。
3.西汉 青白玉立象(估5,000,000 - 7,000,000港币)
也许有人认为大象并非中原产物,其实在商代的中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,为大象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。安阳殷墟遗址出土大量象牙、象骨等遗存,表明商代王室贵族早将大象用于祭祀牺牲。在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玉象,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。所以汉代会有大象的玉雕。
这西汉玉象青白玉质,有沁斑,随形圆雕立象。象细目大耳,长鼻后卷,短腿垂腹,神情安然,憨态可掬。感觉比现在看到的象要更可爱一些。
4.西汉 白玉熊(估5,000,000 - 7,000,000港币)
这件白玉熊白玉带皮,才立体圆雕。熊体态肥硕,圆眼炯炯,双耳后抿,双唇紧闭,颈粗背后,鬆垂肥腹近与地面,似卧、似立、似悠閒慢步,一副慵懒笨拙憨态。玉熊躬身蹲立,探颈往前,头略倾右侧,通体光素,仅以少量的细密短阴线刻表现鬃毛。
5.西汉 青白玉卧熊(估2,000,000 - 3,000,000港币)
此玉熊之造型、装饰与神态,令人联想到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的一件西汉玉熊。其肥硕的体型,伏卧的姿势,颈部的嵌贝项圈,以及局部表现鬃毛的短阴线刻方式,与北洞山玉熊如出一辙。
这件玉熊采用青白玉质,局部有褐斑,立体圆雕卧熊。熊四肢卧于腹下,双目直视,短鼻,短耳竖立,憨态可爱,毛髮刻画细腻。有意思的是熊的颈部有繫精緻项圈,可知为驯养之宠物。
6.六朝 青白玉圆雕辟邪(估1,800,000 - 2,800,000港币)
六朝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。即孙吴(或称东吴、三国吴)、东晋、南朝宋(或称刘宋)、南朝齐(或称萧齐)、南朝梁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。六朝承汉启唐,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“六朝文明”,在科技、文学、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,中国南方得到巨大发展,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。
这件辟邪的造型就与上面西汉辟邪的造型区别很大,这件辟邪双目炯炯,张嘴露齿,头顶有双角。前肢有鳞、双翼,翼自前肢上部而后,紧贴于身。此器造型壮硕浑厚,刀工犀利,工匠运刀如笔,线条流畅,为六朝少见之珍品。
<a href="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MTI1NDIyNA==&mid=2652223025&idx=1&sn=3a320db12b858d1ece18518728ecc86f&chksm=bd59458e8a2ecc98cfcd7eb3ed703237f69d8e83dff4d1a0ee6a8d4d93d0f2f6146288a639aa&mpshare=1&scene=4&srcid=0401NFHgom6eevtK8ASx2tDO#rd" rel="nofollow">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MTI1NDIyNA%3D%3D&mid=265...</a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