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希均


    三十年前的五月底,我在《聯合報》上發表了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〉一文。這個觀念的原始推廣者芝加哥大學教授傅利曼來台訪問時告訴我:「提出的人會受到批評,執行的人會受到指責。」


    當時台灣每人國民所得只有一千三百美元(相當於當前的十二分之一)。社會上瀰漫著克難精神與貧窮心態的延伸--市場要保護、企業要獎勵、人民要照顧、物價不能漲、稅收不能加、補貼不能減、政府要施捨。這是當時社會上一種天經地義的認知,也是在蘇聯受過共產主義洗禮的蔣經國的經濟思維。任何人從國外回來,向這些根深柢固的觀念挑戰,就會遭到「不知國情」的批判。


    十九年後(一九九六年十二月)以《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》為書名的一本文集,在北京三聯書店出版,受到了大陸讀者的注意。次年四月即以「白吃午餐」為題,在南京大學、上海交大等學府做演講,告訴那裡的年輕學子:這個觀念在「鐵飯碗」的保障下,更需要推廣--


    一、什麼事情都要付出成本,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。


    二、羊毛出在羊身上,不要誤以為自己可以一廂情願的占便宜


    三、魚與熊掌不可得兼,必須要在二者之中做一痛苦的選擇。


    四、追求任何政策目標,不能空開支票,任何政見兌現須付出代價。


    五、即使自己沒有支付,即使這一代沒有支付;也一定有別人以及下一代在為你支付。


    三十年來,台灣大陸、四小龍、歐美都有了驚天動地的變化。其中最顯著的對比就是近十年來:大陸在和平中崛起、台灣在內鬥中衰落。四小龍中當年虎虎而有生氣的台灣,陷入了空前的困境。近年來台灣最大的白吃午餐者與製造者,竟然是高層的政府官員與他們的競選政見!


    這些「新」白吃午餐者的特色是:


    .不以政績贏得選票,而以操弄統獨、族群、正名、制憲等意識型態的議題,激化內部的分裂與少數人的情緒,來贏取選舉


    .再以國家資源與納稅人的錢,不斷對特定團體、區域、年齡、職業、產業……補助、獎勵、施惠、製造出社會更多的白吃午餐者。


    讓我來描述一些場景:


    一、君不見某些高官、民代與巨商們毫無顧忌地一起揮桿、高歌、豪飲、密商?這是不是可以解釋:大工程就有人關說,大招標就有勾結,大貸款就要靠關係,重要職位就要用彼此偏愛的人。


    二、這已從白吃「午餐」提升到白吃「盛宴」。盛宴之中,他們舉杯豪飲與密商,事實上是醉了是非;更是在同一局中,以國家名位與資源做豪賭,輸掉了公務員的操守與公正、企業家的形象與社會責任。


    三、大家所尊重的是非標準、用人原則、法律規範、道德倫理,受到了空前的顛覆。他們的笑臉出現在媒體,他們的聲音出現在廟堂,他們的影響力出現在府會。事實上,只要有財、名、權的場合,他們無所不在。


    讀者請注意:上面這三段的敘述,不是在描述當前的民進黨,而是在一九九七年五月對當時李登輝執政所做的嚴厲批評。


    三年後的二○○○年,充滿了理想性格的民進黨執政。誰也不會料到,七年來的政績竟然如此地令人失望:口號治國、政策空轉、利益掛鉤、操守掃地。


    V型選擇」的「V」是代表英文中「勝利」一字;是二次大戰中邱吉爾宣示「終必戰勝納粹」的招牌手勢。


    我認為當前台灣陷於困境的七個原因是:「願景」模糊、「誠信」衰退、「承諾」破產、「人才」折損、「開放」萎縮、「和解」僵持、「年輕一代」迷惘。


    因此,V型選擇就是要選擇這七個因素,予以全新定位。它們分別是VisionIntegrityCommitmentTalentOpennessReconciliationYouth,把七個字中第一個字母貫穿起來,就是VICTORY。這即是說:台灣反敗為勝的策略,就在於重新構建願景、誠信、承諾、人才、開放、和解與年輕一代。


    「白吃午餐」發表已經三十年了,應當讓它變成歷史的灰燼。儘管「新」白吃午餐者依然氣勢逼人,二○○八年應當是「V型選擇」的元年。兩位總統候選人馬英九謝長廷,誰有能力帶領台灣走上勝利之路?


中國時報 2007.05.30     (作者為經濟學教授,遠見雜誌創辦人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abhao(火雲豪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